铜价突破历史记录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1-05-10 18:12:18  阅读:92864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  原标题:铜价突破历史记录: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长江有色金属网讯:外媒报道,铜价上周飙升至历。
铜价突破历史记录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

  原标题:铜价突破历史记录: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长江有色金属网讯:外媒报道,铜价上周飙升至历史高位,延续了过去一年价格翻番的强劲反弹势头。

  此前的铜价纪录是在2011年创下的,当时正值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顶峰,这是由中国经济重量级地位的上升引发的,而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是由大量原材料推动的。这一次,投资者押注,铜在全球转向绿色能源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将意味着需求激增,价格甚至更高。

  铜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人类历史上,铜在许多文明最伟大的进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从早期的货币体系到市政管道,从火车、飞机和汽车的兴起到支撑信息时代的设备和网络。

  这种红棕色的金属作为电和热导体是无与伦比的,同时也很耐用,易于使用。如今,它在重工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各个角落都有广泛的应用,这意味着它是全球经济趋势的一个众所周知的可靠指标。

  随着疫情出现,铜价是最先做出反应的市场之一,去年1月至3月,铜价暴跌逾四分之一。随后,随着中国为控制病毒在国内传播而采取的前所未有的措施开始产生效果,铜的价格迅速反弹,此后再也没有倒退。

  但推动反弹的不仅仅是中国。尽管中国占全球铜消费量的一半,并在铜需求激增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今年中国的需求实际上有所放缓。然而,价格继续走高。

  为什么现在铜价飙升?

  部分原因是其他主要工业经济体复苏的迹象,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地的制造业产出激增。

  投资者也一直在大举买进铜,押注于全球削减碳排放的努力将意味着全球对铜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从而给供应带来压力。新矿山生产可能会缓慢到来,因为矿山很难找到,开发成本昂贵。

  电动汽车所含的铜是传统汽车的四倍,而路边的充电器需要大量的铜线来维持它们的运转。将海上风电场的电力输送到国家电网也是一项铜密集型工作。

  世界各国政府都宣布了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其中大部分涉及建筑、绿色能源或两者兼而有之。

  使用铜的东西越来越贵了吗?

  是的,越来越多。过去几个月,各大制造商一直在提高空调机组和冰箱的价格,他们警告说,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提价。

  尽管如此,铜在复杂的消费品中经常被少量使用,因此过去一年价格翻番对消费者来说不会像食品或燃料价格的相应上涨那样痛苦。类似地,政府推出的大规模支出计划可能不会太担心仅仅是铜价上涨。

  但随着其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随着风力涡轮机等高价产品价格的上涨,这些原材料的性价比将有所下降。

  这对经济意味着什么?

  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从木材到钢铁等各行业的普遍上涨将迫使央行出手干预,以阻止原材料市场的通胀失控。

  反过来,推动大宗商品上涨的强劲经济反弹可能会开始停滞,因为企业受到利率上升、利润率压缩和消费者需求减少的打击。美联储(FED)政策制定者和华尔街交易员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普遍飙升是否将是暂时的。。

  这波涨势会否以失败告终?

  就铜而言,有一些迹象表明现货需求开始降温,特别是在中国,一些分析师和交易员表示,从目前的基本面来看,创纪录的价格是不合理的。

  政策制定者的观点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被证明是短暂的,因为随着经济开放,消费者将把消费重点放在服务和体验上,从而缓解了对大宗商品密集型商品(如第二套住房、电子产品和家电)的需求压力,而这些商品是在经济封锁期间出现的。

  不过,对于铜来说,这不仅仅是当前强劲的需求。事实上,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大量预期支出尚未真正实现。届时,它可能会改变德国和美国等国的铜使用前景。

  铜价能涨到多高?

  全球最大铜交易商托克集团(Trafigura Group)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均表示,由于转向绿色能源,全球铜需求激增,未来几年铜价可能达到15000美元/吨。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表示,如果供应方面出现严重问题,甚至可能需要2万美元。

  铜市场本身也可能面临一个大的转变。托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的需求增长将被世界其他地区不断增长的消费所掩盖,这与最近的趋势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这可能有助于支撑铜市场新的“超级周期”,在全球需求发生阶段性变化的背景下,推动铜价连续多年走高。

  编译自:BLOOMBERG

责任编辑:李铁民

原标题:铜价突破历史记录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阅读